close

還好有新聞局長史亞平美麗撐場,以陳志遠譜寫的成名曲串成講詞,頒發了「特別貢獻獎」給音樂人陳志遠的夫人,讓舉行了快兩小時的金曲獎多了活力、暫時不再沉悶。她是前半段的靈魂人物。

還好有老將陶晶瑩適時的出場主持,為沉悶的晚會營造一些生命力。她撐起整場晚會主軸,功能性遠遠勝過其他三位搭檔。

還好有白冰冰和澎恰恰的自我調侃、和羅大佑、李宗盛、周華健的「音樂聖堂」,為晚會帶來意外的效果和笑果。他們能說能唱,勝過其他插科打諢藝人。

只是,除了這三個「還好」外,真不知一整個金曲獎晚會有什麼可以值得一書的。〈不談得獎人和獎項,單純以晚會鋪陳和流程為重〉

十九歲的青年,青春正揚;十九歲的金曲獎晚會,少了青春的朝氣,但見遲暮,除了幾段爆點火花外,難以感受音樂人盛會該有的熱情和特點。是音樂人不捧場失了星光?是經費不足難以架構大氣勢?如果你花了四小時半看完整個晚會,你的感受又是如何?

五日晚上台北小巨蛋外頭氣溫熱滾滾,館內整場晚會卻冷調進行。定調「冷調」兩字,是表演內容、主持人和頒獎人對話,很難和普羅大眾達成共鳴,尤其在前大半段時藝人講的是只有他們自己才懂得的語言,如綜藝A咖、B咖,如得獎人說早知道就出EP,如演唱者說自己身邊事,這些「圈內術語」對當事人可能是有趣的,是通俗不過的用詞,卻不見得可以讓多數的「局外人」獲得共鳴迴響,若再遇上當事人的「不知所云」,那簡直冷上加冷。

金曲是音樂人的盛會,表演項目圍繞在音樂人身上做文章,只是,幾段演唱的水平大打折扣,林宥嘉唱張雨生的「天天想你」,唱得荒腔走板,星光幫第一名得主失了該有的實力;張惠妹的狂熱歌舞,她該有的高亢嗓音沒發揮,兩段預期效果都失真。相較於天后、偶像的凸槌,十點登場的「音樂聖堂」,周華健、李宗盛、羅大佑,用簡單的吉他、鋼琴、以及個人獨到的嗓音唱著成名曲,我們聽到了音樂的本質和生命力,看到了教父羅大佑彈唱、台下眾歌手跟唱,「帶動唱」的意義,比花拳繡腿、沒有主題的音樂演唱拼盤來的更貼近人性和歌迷的心。

至於主持人,四朵花齊聚,美麗是有,功能呢?相較於往年,今年主持人工作量真的比較輕鬆,可能「四人分工了」,除了開場、披頭四的彈唱以及快終場大獎時看見同台,餘者兩兩上陣,說著該說的腳本台詞。好壞與否,見仁見智,只是主持人和串場人的角色,恐怕得好好審視了。

●NOWnews論壇徵稿區→http://www.nownews.com/write/●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「新信箱」public@nownews.com

●作者資深媒體人,曾任大成報採訪主任、民生報撰述委員,現任明報周刊副總編輯。本文為NOWnews.com網友投稿,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,版權為作者所有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aysmile 的頭像
    daysmile

    ☆Smile's新聞范特西國度★

    daysm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